【杨承进——2025 元旦特刊】中国艺术名家作品展

  • 互联网  
 

本次展览以“元旦佳节来临之际,【杨承进——2025 元旦特刊】中国艺术名家作品展”为主题,旨在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中国文化艺术的瑰丽魅力。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中国的艺术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更代表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这次艺术展览,我们希望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展现出时代的脉搏和精神内涵。展览将包括中国书法、国画、油画、水彩,水粉,篆刻、诗词等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从古代名家的经典之作到当代艺术家的创新力作,不仅有历史的积淀,也有时代的风采。这些作品以线条清晰、笔墨淋漓的特点,表现出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精神。每一部作品都像是艺术家们心灵的呼唤,倾注了艺术家老师们对生活、对世界的思考和热爱。

 
 
 

杨承进,字子柯,1942 年 10 月生,侗族,湖南湘西新晃县人。现为北京美协会员、北大副研究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日本诹访市水墨画会顾问、北京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他自幼酷爱绘画,长期研习和临摹古代名家画作,先后师从著名画家黄均、祁大寿先生深造,擅长水墨山水、梅竹。

1981 年 5 月作品《古城雄姿》入选“海峡两岸书画展”,并入编《中国大陆名家书画》辞书 1988 年 11 月《松瀑》入编《当代中国书画名人图录》;1990 年 12 月《秋晨》入选“首都民族团结书画作品展”;1994 年 11 月《馨香浸月色》入选“中国艺术博览会书画展”;1995 年 5 月《秋色》入选《当代中国名家书画宝鉴》辞书,并参加入编作品展;1996 年 11 月《樱艳》入选“世界和平友好国际书画艺术大赛”,获优秀奖;1999 年 10 月《平湖秋水》获“庆祝建国 50 周年书画展二等奖;2001 年 6 月《远航》获“纪念建党 80 周年书画展二等奖;2002 年 6 月《山雨欲来》获“国际书画审美大赛”银奖;2006 年 10 月《细雨蒙蒙》及《暗香浮动》入编《红色中国》大型艺术画册,并被评为金奖;

2007 年 4 月《湘西风情》入选“纪念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 15 周年全国书画大赛"获金奖,并入编《中国当代艺术博览》;2007 年 5 月《溪山雨后》获第二届“盛世中华全国书画美术作品大赛”二等奖;1990 年至 1993 年先后两次应邀在拉脱维亚共和国首都里加市举办个人画展 1996年至 2001 年应邀分别在日本茅野市、诹访市。韭琦市、东京吉祥市及箱根市举办个人画展,作品《红梅报春》被茅野市文化中心收藏;2005 年 4 月应邀参加“中欧文化艺术交流展”,作品《香远》被意大利贝里尼博物馆收藏。《万里朝晖》获 2008 奥运会全国书画大赛特等奖。

 
 
 

画家杨承进是当代画坛很有影响力的一位山水创作者,大著其名的原因在于他画出来的山水很耐看,相当耐读。以高远之法,在空间里作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气象。近看绝崖载秋风,远观云上山巅空,在层层递进的空间层次里,以石径为牵引,把人的心灵和思绪渡化到明心见性,天朗气清的氛围里。移步换景,就是边看山水边悟禅的经历。在这样的山水作品里游目骋怀,最有杳然如在丹青里的陶冶魅力!由是,杨承进的山水作品形神兼备,尤有可以反复品味的文化内涵。

谢赫论山水,有六法之先声。现在看杨承进先生的山水作品,传承古风的意识特别强,才华亦是相当的突出。所作山水都是循因六法的出神入化。曰骨法用笔,你看勾勒线条,往往是力透纸背,勾笔一出铁柱将立,反向勒笔叩击山河,没有一笔无精神,不见一笔显凌乱。笔笔相映,笔笔相生,都组织的相当臻密,不让每一笔失控于手中,所以不会有一根线条成为散兵游勇。

 

见到这样的用笔之精湛,必然感叹执笔作山水的炉火纯青把中国画依线条造型的根本属性表现的无以复加。又有皴笔的遂心应手,斧劈皴法斩钉截铁,折带皴法钢打铁铸。铁点皴法立骨传神,麻披皴法山崖戴土。用笔不但讲骨法,而且讲变化,写生机,当然可以在对境造意的过程中为山水立骨,亦能为山水张目。这就是他的山水为什么挺而拔,充满正能量的重要原因。可以装饰上厅大堂,可以生辉于万家屏障!

从山水创作的主题形态来看,杨承进先生的山水属于青绿浅绛为多。这种山水用色设墨的功夫稍有不济,便会显得墨色互湮,胡胡涂涂。但是杨承进先生深谙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画论与实践,以水为道,以墨为器,善于表达山水的苍润气质。积墨十层,不显浑蚀。破墨生洇,层次分明。再赋以青绿浅绛,抑或是再写出金碧渲染,同样是纤尘不染的效果。经过随类赋彩的铺陈,让山水特别流丽明净,妙如一天清淑气,可观万里碧榆风。读这样的山水,如读一首唐诗,如阅一段宋词,应物象形,沁人心脾!

 

青绿浅绛墨韵,石径山寺云烟。杨承进的山水,元素丰富空间饱满,可让万里河山入画里,妙写山巅苍茫作诗篇。画里画外不着一丝烟火气,恰是随类赋彩后的气韵生动!世间有红尘滚滚劳碌人心,画里有万般清幽可以修心养性,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山水极有适情切意的审美价值,当然是山水创作的神品佳作,琼花玉蕊!

 
 
 
 
 
 
 
 
 
 
 
 
 
 
 
 
 
 
 
 
 
 
 
 
 
 
 
 
 
 
 
 
 
 
 
 
 
 
 
 
 
 

思与境偕,妙造自然——杨承进的绘画作品探析

龙灵

2024 年 12 月 14 日

杨承进,字子柯,侗族人。1942 年 10 月出生于湖南湘西新晃县大山深处的一户贫寒农家,自幼便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艺术生涯,既是对古代名家画作的长期研习与临摹,也是对自然山川的深切关照与感悟。如今,作为北京美协会员、北大副研究员等多重身份的他,已在中国乃至国际画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一、身及山川而取之:杨承进的艺术题材

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学画山水者何以异此?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强调画家要对自然山水作直接的审美观照。只有直接的观照,才能发现自然山水的审美形象。强调对自然感受的写生,其独特价值在于它能营造一种“亲历现场”的体验,这种体验由真实环境所提供的全方位知觉触动构成,是新技术与虚拟领域所难以复制的。

杨先生出生湘西,这里青山蹻蹻,古老苍劲,山势峥嵘险峻,这些特点,都被杨先生融入他的山水创作中。可以说,他的绘画是对大自然的深切关照得来的,就如张璪所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他的绘画中,一草一木,皆有生命,他在塑造山石时,通过明与暗的对比,将“可游可居”的自然与生气表达出来。

通过采访杨先生的好友得知,他曾在湘西跋山涉水,亲自走进山林之中、游历山水之间,感悟自然的生机。在张家界有著名的天门山,以奇峰险峻著称,独特的喀斯特台型地貌,为四周绝壁的台形孤山,几公里之内高差达到 1300 多米,造就了孤峰高耸、临空独尊的雄伟气势。这种重峦峭壁多次出现在在杨先生的画中,例如他的作品《煙雨江南》《扶云辞白帝》《扬帆启航》《早春煙霭》等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看到山,会想到厚德载物、刚直中正;智者看到水,会想到缘理而行、从善如流。绘画,即画自己心中的山水,画自己向往的境界,杨先生笔下的山蕴含的是对家乡的眷念以及自己对自然的真诚感悟。

 

《烟雨江南》与张家界天门山对比

二、山水以取其势:杨承进的艺术风格

明代画家赵左在论述山水画时说:“画山水大幅,务以得势为主。山得势,虽纡高下,气脉仍是贯串;林木得势,虽参差向背不同,而各自条畅;石得势。虽奇怪而不失理,即平常亦不为庸;山坡得势,随交错而自不繁乱。何则?以其理然也……”在绘画时要把握整体气势,气势能够影响到画中各个元素,如山、林木、石头、山坡的表现,使其既符合自然之理,又富有艺术美感。山水要得“势”,要把势和自然之理相结合,显现客观景物的生机,传达画面的气势,意境。

在杨先生的绘画作品中,笔法的运用呈现出一种绵延不绝的韵味,笔迹连贯无碍,笔画既丰盈又极具弹性,刚劲且充满活力,洋溢着勃勃生机。整幅画作展现出宏大的气势,深厚而庄重,犹如获得了生命一般,生动鲜活,充满质感。画中的每一座山都独具风貌,不同的山有不同的体势和态势。例如《花动一山春色》中的山是秀美的灵动的,是生气勃勃春意盎然的;在《瑞雪松风》的山是孤山幽旷,是雪意涔涔,有着文人画之气韵;在《幽谷古寺》是的雄浑壮阔、开阔苍茫的,带有纵深之势。

杨先生的画不仅仅有山水的雄浑壮阔,还能够感悟到南方人特有的灵秀之气。从画面中可以看出《万里雄风》描绘的是北京八达岭长城,层峦起伏,群峰叠嶂,雄伟壮丽的长城屹立在崇山峻岭上,杨先生通过笔墨的皴擦将北方山水雄伟峻厚、风骨峭拔的突兀巨壑和坚凝的山体再现出来。在构图上,通过一条 s 型曲线体现出山体的延绵不绝,近景的山体以重墨勾勒,远处的山脉以淡墨晕染,营造出画面的深远,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在《秋江晓渡》中平淡天真、滋润秀丽,有着南方的水乡风情。画面分为前、中、远景,前景山路蜿蜒引从画面的左下角引出山中一座山寺,山寺旁有松有柳,并用画面唯一的色彩点缀,将画面的中心聚焦于此;中景为岸边的房屋,平缓的江面的一叶小舟连接了前景的山寺与中景的房屋;远景是高耸的远山被山中的茫茫雾气所环绕,淡雾轻岚,气氛宁静平和,杨先生的画可以说是兼具北方的雄浑之势与南方的秀雅之势。

 

《万里雄风》作者:杨承进

 

《秋江晓渡》作者:杨承进

三、致广大而尽精微:杨承进的艺术探索

杨先生的童年、少年生活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追求文明进歩、勤劳淳朴,大山深处的侗家山寨,山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不仅是他笔下最早的绘画题材,而且涵养了他质朴真诚、执着顽强的性格。在北大医院工作后,师从著名画家黄均、祁大寿先生深造,这对他的艺术探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梅竹等花鸟画的创作上,传统工笔重彩绘画的笔墨语言,是杨先生艺术创作中始终坚持并不断探索的表达方式,是形成他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和根本特点。杨先生的绘画由写实向写意发展、由写意向写心拓进的艺术轨迹,使得其绘画呈现出一种厚重而不失灵动、严谨而充满生机、朴茂而意蕴深远的风格特色。

杨先生出生于湘西,求学于北京,辗转于南北,在博采众长中形成独特绘画语言和个人风格的艺术家。杨先生的艺术探索不仅反映了南方绘画思想与北方山水融合发展的历程,也展现了艺术家个体独立思考的能力、淡泊恒久的毅力和不断突破的勇气。他的作品既有传统美学的气韵与意趣,又充满现代性的张力和创新。可以说,在他身上,保留着一个文人画家纯粹坚定的精神风骨和价值追求。

结语:

杨先生的绘画创作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深情描绘,更是他内心情感与思想的深刻表达。在他的画中,我们既能感受到他对于画面意境的营造,又能领略到他在技法上的创新。他的艺术探索,不仅是对个人风格的追求与塑造,更是对中国绘画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有力推动。杨先生的画笔,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可游可居”的山水之境。在他的画卷里,我们不仅能欣赏到自然之美,更能感悟到那份高尚的精神追求与坚定不移的艺术信念。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