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红”遭遇舆论尴尬——政府与媒体如何良好互动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为“小地方”的“大网红”,受到全国媒体的聚焦,草原天路景区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当此类舆情发生时,应该如何实现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媒体的良好互动?是草原天路收费事件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
“草原天路收费”舆论事件
2016年4月14日,张北县物价局网站发布了“制定草原天路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听证会公告。4月29日,张北县物价局召开草原天路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听证会。5月1日,草原天路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公布,为50元/人次。
“五一”小长假期间,草原天路景区正式开始收费,游玩的网友将“草原天路收费”有关信息发布到网上,经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强烈关注和质疑:
焦点一:公路变成了风景名胜区,是否合法?
焦点二:张北县方面是否具有景区门票的定价权?
焦点三:媒体普遍给草原天路贴上“门票经济”标签,等等。
5月2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草原天路景区收费取消的信息。
被掩盖的不同声音
虽然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取消收费,但事实上对于收费,当地居民和网友、到过草原天路景区的和未到过草原天路景区的游客看法有所不同。
1.当地居民和部分网友对草原天路景区收费存在不同意见。
事实上,每年草原天路景区的旺季,外地去往草原天路景区的游客会造成张北县和崇礼区一些高速路口出现拥堵情况,一些游客乱丢垃圾、破坏草地。当地居民认为,加强对草原天路景区管理、维持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和保护生态都需要成本,这些由外来游客造成的成本不应由当地来买单。
2.到过草原天路的和未到过草原天路的游客。
一位到过草原天路景区的评论者说:“大多数游客可能只是过路观光客,这里是留不住客人的。而留不住客人,就意味着草原天路旅游只能是赔本赚热闹,张北的百姓就该免费为我们守护天路美景吗?”
一位未到过草原天路的评论者说:“即使抛开公路的公益属性不谈,仅从景区来看,草原天路收取门票也难以服众……若因大批游客到来增大了公路维护成本,可在公路上提供一些便于观赏风景的收费设施或吃喝休闲服务,但公路本身除依法收取车辆通行费外,是不能收取门票费的。”
从关于“草原天路收费”的近百篇新闻报道和评论来看,曾到过草原天路景区的作者,更多会关注大量游客的到来对草原生态的破坏和对当地秩序的影响。而未到过草原天路的评论者和报道者,多从法律的角度论证收费的不合理性,并借用其他地方的“收费(免费)”案例作为论据,很少提及张北县的具体情况。
留给我们的思考和建议
首先,积极对接媒体。
媒体报道要考虑采访成本、稿件角度等方面的原因而不能长时间、全面对某特定情况(事物)进行全面了解,所能了解到的信息是全部信息的一部分;一些评论员的评论多会根据已有的和已经发布的信息,针对事物进行主观或客观的自我印象阐述;外地网友也多会根据自己对“收费”的主观理解而发布微博和朋友圈。这样一来,当地居民与外来网友、到过的和未到过的游客发布的评论和观点必然截然相反。
所以,如果要让这样的误解消除,当地有关部门应该主动对接媒体,及时公开发布有关最真实、最权威的信息。比如,通过邀请一些媒体人亲身经历,了解更真实更全面的情况。邀请“网络名人”等媒体的舆论领袖主动接触“网红”,这在一些地方已起到了很好效果。
其次,主动澄清不实、不准确的信息。
本次媒体报道中,一些媒体用一些不实、不准确甚至错误的信息来论证“草原天路”属于一条交通要道,进而对“公路”变“景区”产生质疑。
其实,草原天路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与万全区、崇礼区交界的山岭间,一面是坝上草原,一面是如海苍山,修建这条路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运送风力发电的设备,同时也可以作为秋冬春季的防火通道。它处于县区边缘,成为“网红”前很少有人当做交通路线,因为其他路更便捷。
由此可见,媒体报道和评论的一些信息并不准确,甚至有些信息是错误的。这些信息也成了一些评论者论证草原天路主要是通行功能的依据,对舆论造成一定的误导。若是当地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对此进行澄清,一些未到过草原天路的人会有不一样的认识。
再次,加强舆论引导。
收费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草原天路景区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草原天路收费取消后,堵车、垃圾等方面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一位户外爱好者说:“我目睹了许多原始风光由默默无闻到破坏殆尽的悲剧,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所以,取消收费并不是终点,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让更多游客了解到真实全面的信息,进而明白一个道理——草原天路遭到破坏是大家的责任,最美的草原天路需要大家共同维护,这才是摆脱舆论尴尬的正途。
(王雪威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张家口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