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900美元:越南美女愿嫁中国男的原因
中国投资商的过度投机心理,遇到问题的抱怨态度,造成越南人对中国人的商业诚信度不高。中国向国外输出资本时,也把中国商业社会固有的顽疾带到了异国他乡,这不仅自己要反思,也要引起中国政府的警惕。
其四,中国商人对越南消费市场的判断失误,不仅让中国产品在越南滞销,也严重损害中国人的形象和声誉。中国人由于对越南的消费习惯和国情的片面认知,认为越南人消费不起高档优质产品,把国内的淘汰落后生产线迁往越南,其结果可想而知。
重庆摩托制造商在国内吹嘘占有了越南的多少市场,遗憾的是笔者至今在越南都还没有发现一辆重庆摩托行驶在越南大地上,无论是较为贫困的山区,还是繁华的都市,都难觅其踪影。中国的商品在越南消费者心中就是“劣质”的代名词。
日本、韩国,包括欧美人,显然对越南的消费观念比中国人判断要准确的多,一开始就把优质产品推向越南市场,赢得了越南消费者的认可。这也是中国商品在越南大败于日韩的原因,也是越南人鄙视中国人的一大因素。
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有两千多年的文化互相交融,但是我们对越南的了解还停留在过去的回忆中,缺乏冷静和审慎的眼光来看待这个近邻,导致两国人民之间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情感伤痕。
失去越南民众的信任同时,也逐渐把中国人固有的越南庞大市场利益拱手相让给日本、韩国。越南人对中国人不友好,绝不仅仅是30年前的那场战争,还有更多的东西值得所有中国人反思!
事实上,越南民间的想法与政府一直有着差别,尤其一些强烈的民族主义者和历史研究者总是把中国当作公开的竞争者和潜在的敌人来对待,而不情愿看到政府与中国完全和睦相处。一些越南的民间学者甚至把中国欺负越南的历史追朔到数百年前,种种控诉教人难以忘怀。
由此造成越南对中国的态度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越南领导人将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府视为意识形态上的通道和潜在的保护者,越南的文化官员就曾经表示,中国影视作品能帮助越南坚守思想阵地;另一方面,越南老百姓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自豪感和独立精神,他们不希望被比自己强大的邻居所支配。
反华情绪“时紧时松”
目前,越南政府层面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希望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且不断组织“中越青年大联欢”等类似活动向中国示好,但是其内部也有不同的意见,而越南政府并不能完全控制民间力量的声音,而且它也不得不兼顾民间的想法。
越南的华裔学者陈子原曾向笔者表示,随着中国产品和人员的大批拥入,一些越南人越来越担心,“虽然两国领导人反复强调友好交往,但由于历史原因及现实领土争议等问题,一些越南人始终对中国心存芥蒂”。
例如中越红河新公路大桥历时4年共经历了24轮谈判,从谈判时间就可以看出越南对中国仍然明显存在顾虑。而从中国支付了更多的建大桥费用情况来判断,有越南人就认为中国比越南有着更急迫的需要。本来,越南与中国接壤的北部和西北部都非常贫穷,更需要发展,但是一些越南学者坚持认为云南和中国的利益会多于越南。
值得注意的是,从1986年实现革新开放至今,持续20多年的高速发展也给越南带来了许多问题,诸多矛盾逐步暴露并尖锐化。显然,怎样在多方合作中保证国家前进的步伐,同时不被责任感越来越重的民众所责难,是越南政府目前必须面对的难题。
、
“目前,越南高层领导内部明显存在两派:亲中和亲美(西方)的,尽管目前是亲中派占了优势,但是另外一方的势力也不容小看,因为后者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操纵民意来达到目的。”陈子原说。
就是在如此矛盾的复杂心态下,越南国内屡屡出现一些反华的声音与行动,这让声称要打造“阳光、开明、进步”形象的越南政府也感到压力,其通过打压媒体和民间言论人士让中国得到心理平衡并不难,但随后如何安抚民众却很费劲。实际上,越南政府已经很难完全控制民众中的反华情绪,所以其给外界的感觉总是“一时紧,一时松,没有章法”。
有不安情绪,但又不得不靠近近10年来,越南经济的增长速度已经接近中国的发展速度。曾经饱受战争和贫困折磨的越南人现在的价值观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呈现出一种多元化情况,但是有一点却一直没有改变,那就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