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老电影《盘丝洞》国内首映 六小龄童到场观摩
- 互联网
中国音乐学院的金野教授为该片现场钢琴配乐
昨晚(4月15日)7点,中国电影资料馆上映了一部特殊的影片,演员六小龄童也受邀前往观摩。这部名为《盘丝洞》的国产无声片拍摄于1927年,由上海影戏公司摄制、但杜宇执导,当年放映时曾轰动一时,该片在国内已失传多年,无任何拷贝或残片。2012年,挪威国家图书馆偶然发现该片的拷贝,而且很可能是现存的唯一拷贝。2014年4月15日,挪威国家图书馆向中国电影资料馆赠送了《盘丝洞》复制拷贝,并举行了中挪《盘丝洞》研讨会。当晚,《盘丝洞》进行了回归后的首次放映。
放映现场:钢琴配乐、观众笑声连连
伴着舒缓的钢琴独奏,唐僧和蜘蛛精的黑白影像缓缓出现在略带斑驳划痕的大银幕上,将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厅挤得满满的600多名观众,仿佛一下子被拉回到上世纪20年代的时光。昨晚的《盘丝洞》首映现场,观众在一阵阵笑声中感受了中国早期电影的魅力。
猪八戒被捉到盘丝洞中
第一次笑声出现在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露脸时,逼真而略显粗糙的造型风格一瞬间就戳中了观众的笑点。随着剧情推进,钢琴伴奏时而激烈,时而舒缓,时而欢快,时而沉重,加上影片中演员们幽默滑稽的表情和略显夸张的肢体语言,现场几乎每隔几分钟就会爆发一阵笑声。影片最后,当蜘蛛精被孙悟空的三昧真火烧回原形时,“只为了情欲一念,卒至自焚终身”的字幕出现,全场的掌声跟笑声交织在一起,气氛被推向高潮。
“现在看1927年的服装和造型,觉得挺超现实主义的。”喜欢看电影的张女士早在预售时就抢了票,看完直呼“太有趣了,来得值”。家住附近的李大爷则在开演前一个小时才抢到票,这不,人都走到大门口了还在感叹:“没想到上世纪20年代就能拍出这么棒的影片,默默无声中就把人逗乐了!”
发现过程:因“抢救”被偶然发现
在挪威国家图书馆电影档案专家蒂娜·安卡曼看来,从约20万桶库存胶片中发现《盘丝洞》,实在有太多的偶然。2011年,蒂娜和她的团队开始对图书馆的所有电影硝酸片库存进行整理编目。通常,他们只根据片桶上的标识进行片名、长度等简单编目,只有遇到有损毁迹象的影片时,才会将影片从架子上取下来进行“抢救”。整理编目的过程持续了半年,而《盘丝洞》就是其中存在损毁迹象的一小部分影片之一。
2011年底,这部古老的中国影片被送往荷兰海奇电影修复实验室进行修复。一切都只是正常工作,蒂娜完全没有意识到这部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意义。“当时只知道是一部中国电影,以为欧洲别的国家应该也有拷贝。”蒂娜说。
蒂娜在《盘丝洞》放映地中国电影资料馆影院
直到2012年4月,蒂娜的同事理查德到北京参加第68届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当时,理查德偶然与来自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同行谈起,他们发现了一本古老的中国电影拷贝。这位中国同行瞬间就激动了:“你确认是《盘丝洞》吗?如果是的话,那很可能发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孤本!”原来,由于战争等历史原因,《盘丝洞》在国内早已失传。
变身后的大个头蜘蛛精捉住了唐僧
可是,由于影片发现时开头部分就已丢失,又是“孤本”,挪威国家图书馆并不能确定影片的年代和片名。于是,对《盘丝洞》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研究,找旧报纸资料、研究影片内容,甚至咨询瑞典等邻国的历史放映情况,最终,在来自中国的《盘丝洞》特刊等资料的佐证下,研究人员确认,这个拷贝就是中国失传已久的1927年出品的《盘丝洞》。不过,《盘丝洞》为何会在远离中国的挪威发现,蒂娜表示“没有准确的答案”,目前只能确定1929年中国电影公司曾试图让影片走出国门,而挪威的一家电影公司也曾跟中国制片人和发行商之间有联系。幸运的是,挪威国家图书馆决定把修复好的电影拷贝复制一份捐赠给中国,《盘丝洞》终于让国人有机会一睹容颜。
象征意义:或改写中国电影史
海外中国电影史研究专家、伦敦大学教授裴开瑞认为,《盘丝洞》的发现意义重大:“对于中国电影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发现。现存的1920年代的中国早期无声电影目前大概不超过10部,《盘丝洞》是显存最早的著名片种——神怪片的样本。这一类型因涉及封建迷信在1930年代被禁了。近些年,学者们开始重新拥抱这些曾经被否定的中国早期电影。纽约大学的张真教授鼓励我们把这些电影看成“白话现代主义”,通过描绘特殊能力和展现电影特效,对科学技术的魔力进行的回应。《盘丝洞》是一个伟大的例子!” 中国早期电影史研究学者、北京大学教授李道新在观影后发微博称:看过《风雨之夜》(1926)、《盘丝洞》(1927),发现20世纪20年代所谓的鸳鸯蝴蝶派影片和神怪古装片,原来都是极为可爱、非常有趣的。中国电影史不重写是真的不行了!